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19.7万次,登上各大平台热榜。外省网友'真是羡慕'的留言获赞过百——这场始于公厕的讨论,让甘肃因这项民生创新举措收获全国瞩目。
都说民生无小事,可谁曾想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居然能具体到公厕的男女分配比例。2025年8月1日,《甘肃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称“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一条以立法形式明确,“城市公共厕所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应当提高到3∶2,人流集中的场所比例应当提高到2∶1”。搭配“条例”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的罚则规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保障厕位性别公平。至此,甘肃省成为全国首个明确规定城市公厕男女厕位比例的省份。
每到节假日或者火爆的旅游景区,女性如厕排长队的现象可谓是长期以来的社会痛点。问题的根源在于厕位设置的不合理。联合国数据显示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1.5-2倍,而据住建部2018年《城市公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1.7%的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为1:1,19.3%的场所男厕位多于女厕位。在兰州,2023年兰州市城管局调查显示主城区公厕女男厕位比平均为1:1.2,节假日女厕排队时间达男厕3倍。据甘肃省人大调研,兰州火车站女厕高峰时段使用频次达男厕1.8倍,但厕位反而少2个。2024年兰州市某景区节假日女厕排队长达15分钟的消息也曾见诸报端。
此次“条例”制定的两年时间里,甘肃省组织省妇联、省住建厅等多部门对全省13个市州公厕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尤其关注女性排队时间长等突出问题。最终立法直指女性如厕体验,回应群众诉求,创新性地将“男女厕位比例”这一具体需求写入地方性法规。其意义在于性别平等由道德倡导升级为刚性法律义务——这正是“最初一公里”最需要的制度性突破,也是甘肃这个西部省份为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而做出的肉眼可见的努力。
从规定公厕数量到规定厕位比例,从看见群众需求到回应群众需求,立法真正走到了人民群众中,甘肃用“绣花功夫”推动性别平等从理念走向实践,证明真正的为民服务,始于将“3:2”这样的细节写入法条的勇气。正如网友所言:“能把厕所公平写进法条,才是真平等。” (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