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发生后,一场众志成城的抗洪救灾行动迅速展开。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灾难的无情,更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迸发出的强大凝聚力。从人民子弟兵到普通群众,从医护人员到志愿者,无数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时代赞歌。
在灾难面前,人民子弟兵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线的“逆行者”。他们连续奋战超十二小时加固堤坝,手掌磨出了血泡也无人停下脚步。一名年轻战士说:“堤坝早一秒加固,群众就少一分危险。”武警官兵们同样冲锋在前,即使受伤也毫不在意。这些年轻战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血肉之躯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的钢铁长城。从他们磨破的手掌和血泡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白衣天使”们用专业与坚守守护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医疗队徒步进入受灾村落,背着药箱连续工作六小时未休息,全心全意为群众处理伤口、检查身体。一位医疗工作者说:“只要还有一个群众需要,我们就不会停下。”从他们背负药箱的脚步里,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志愿者们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协助转移受灾群众、在安置点提供心理疏导,分发救援物资,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爱心企业慷慨解囊为抗洪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家企业迅速行动,有的捐款,有的捐赠救灾物资,有的提供运输保障。这些善举不仅解决了灾区的燃眉之急,更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普通人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互助精神与责任担当。许多受灾群众自发参与抢险救灾,清理淤泥,打通救援通道。三名年轻外卖骑手用暑期收入购买物资送达灾区,他们说:“我们年轻人得尽一份力。”这些普通人的自发行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从榆中县抗洪救灾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极具韧性的灵魂,在险境中勇敢跋涉,在困难中坚强突破,奔向灾区的一个个逆行的身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具象化。向这些平凡英雄致敬,更要将这份精神传下去。因为正是千千万万个“我”站出来,才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才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宁静致远)